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基层医疗保障逐步完善。新农合参合率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参合人口总数达35825人,参合率稳定在100%,2014年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补助328元(其中特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5.6元,较其他县市多补8元),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70元,总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398元,共筹集基金总额为1425.84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75.03%,22种重大疾病补偿率达70%,20种门诊重症补偿率达60%。
2、基本药物制度有效落实。201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共采购基药500余种,991.5万元,(其中村卫生室购买96.3万元),占医院同期实际采购的52.6 %。特区医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50%的采购任务目标。全区基本药物总体配送率93.23%,列居全市第一名,总体入库率92.96%,列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十位。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在40%以上,据统计,医院门诊人次同比上升10%,门诊和住院患者例均费用下降8%。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推进。2014年开展卫生日宣传活动10余次,开展健康讲座2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9000余份,累计为辖区居民建立电子档案41889份,建档率达88.2%,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人、重症精神病六大类重点人群得到了规范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6500余户,覆盖21000余人。
4、四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2014年围绕五化村卫生室创建活动,对梅子沟、元和观、石家庄等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服务范围、业务制度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全区70%以上村卫生室通过创建,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化、资质合法化、管理一体化、考核制度化、服务规范化五化标准。完成了政府十件实事,对老营宫、溜西门、柳树沟等12个村卫生室进行新建。村卫生室管理培训得到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一体化管理,村医的诊疗行为得到规范,全年开展村医培训12期,达240人次。乡村医生待遇得到全面落实,医疗责任险全部购买。村医人均补助达4万元以上。
5、五是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初显成效。8月23日,武当山特区医院与十堰市太和医院正式组建医疗联合体,通过优化补偿机制,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机制,探索分级诊疗等等一系列措施,规范了执业行为,提升了业务技能,满足了百姓看病需求。
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
1、免疫规划专项整治。2014年我区一类疫苗应种23248剂次,实种22703剂次,接种率97.66%。武当山特区两个产科新生儿个案5日内及时录入率97.87%;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7.28%以上。2014年我区共查出第一类儿童2126人,第二类儿童3936人第三类儿童103人,流出省外98人,死亡5人;第四类儿童10人;新建卡124人,补种疫苗共计3039剂次;对全区5所小学和6所幼儿园开展了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覆盖率为100%。应查验儿童3257人,实查验儿童3257人,查验率100%;持接种证人数3210人,应补证人数47人,实补证人数34人,补证率72.34%;接种记录完整人数1342人,应补种人数1915人,实际补种人数1824人,补种率95.25%;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特区疾控中心健全体系,提升应急能力,保证应急物资储备,今年以来未发生较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止11月底,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5种83例、丙类4种67例。
3、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我区共有HIV感染者8人,2014年我区已发现或转诊HIV感染者达3人,每月给予100元生活补助,已对感染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检测和随访管理。1-11月底,按结核病归口管理的要求一共转诊了疑似病人 35例,归转肺结核免费病人16例,采用结核病防治控制策略全程督导16例,其中查痰阳性患者6例。
4、健康教育工作。2014年在本地电视台中插播相应公益宣传广告达330余次,共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材料15个种类,有各类展板24个,制作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2块,宣传条幅5条,设立相应咨询台,下发相应折页3500份,咨询宣传人次达2000余人。共张贴健康教育墙报600张, 消除疟疾保障健康墙报100张,控烟墙报40张。艾滋病、安全套项目宣传画120张。增补叶酸宣传画20张,计免宣传资料8000份、疟疾宣传单1300份,预防疟疾折页1000张。下发基本公卫12种内容宣传折页60000份,季度宣传栏模板4个,防疟光盘31盘,基本公卫健康教育光盘21盘。
三、妇幼保健及重大妇幼项目工作。
1、妇保儿保两个系统管理。对我区户籍孕产妇开展了健康管理免费服务,并对孕产妇进行了高危筛查,全年产妇673人,活产683人,孕期建卡673人,产检673人,早检619人,产后访视667人,系统管理619人,产检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100%、97.6%、90.63%,住院分娩 673 人,住院分娩率为100%, 高危孕妇 177人,都进行了孕期专案管理。对全区0—6岁儿童进行4.2.1体检,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0% ,全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人,新生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是1.5/千和4.4/千。无孕产妇死亡,无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2、重大妇幼项目。降消项目:全年共计核销产妇443人,支付补助经费 19.93万元。增补叶酸项目:全年为我区554名妇女补服过叶酸,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工作任务。预防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母婴传播:结合孕产妇管理系统对到院孕检和分娩的孕产妇做到100%免费检测,全年我区两家医院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共筛查1164人,筛查出阳性梅毒患者2人,都进行了规范治疗和随访,筛查出乙肝表抗阳性孕产妇77人,对新生儿进行了及时接种和补助。新生儿疾病筛查:全年两家医院共出生934人,进行筛查的新生儿有883人,筛查率为94.54%。出生证管理:全年出生超过3个月在保健所办理出生证118人,换证15人,补证3人。
四、景区医疗急救工作。
1、以武当山景区医疗急救为己任,逐步完善景区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景区医疗应急水平,保障中外游客的生命安全与健康。2014年累计服务就(急)诊10192人次,及时转送急危重症患者22人次、现场处理意外损伤患者8人次、处理心脑血管疾病7人次。
2、2014年乌鸦岭救护站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列入“幸福天使红十字救护站”援建项目,现已完成装修改造工程,已进入正常运行;2014年8月,救护站护士认真履职,负重6公斤、徒步8公里勇于救人事迹,先后在中国人道网、新华网、天涯论坛予以报道,该救护站项目的运行,取得较好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