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太极湖公司项目停建、公司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武当山特区迎难而上,化解项目建设难题,通过多种途径找准项目建设突破口,全力以赴抓项目,靠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为全区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发展打牢基础、增强后劲。
抓前期促落地。武当山特区依托境内自然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科学论证项目可行性,认真分析评估市场环境、建设条件、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收预期,做到正确选项。按照“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滚动充实和完善了项目库,力争将一批重大、优质旅游项目纳入省市和国家盘子,为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打牢了基础。截至目前,投资10亿元的八仙观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已与特区签约,投资11亿元的机场快捷通道项目(316国道武当山特区绕城段)已进入可研批复阶段;投资20亿元的鑫达影视城项目正在如期推进。
定责任抢进度。先后印发了《武当山特区关于印发2016年实施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武当山特区关于印发十三五规划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将项目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每月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特区领导班子成员人人汇报主要负责项目推进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主体、一个专班”的方式推进项目建设。在责任分工上,特区分管领导担负领导责任,责任单位担负主体责任,协作单位履行协助职责,齐抓共管推进项目建设。各责任单位每10天向特区督办室报送一次项目进度,特区收集情况后通报项目推进情况,并且通报内容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通过这些硬措施,促使了鑫达影视城、一河一路一街、枫土路、旧城改造、遇真宫文物保护、玉虚宫父母殿、太极湖医院、太和楼项目、武当山旅游学校等一批项目的顺利开复工建设。
重服务优环境。武当山特区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坚持主动服务、跟踪服务,采取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前置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完善保障措施等方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严格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处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相关领导配合抓、党员干部协同抓”的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和联审联批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严管理保质量。武当山特区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了“职能明确、队伍齐备、经费保障、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监管到位、覆盖全区”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确保工程监督覆盖率达100%;由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单位组成项目建设督导小组,定期到工程建设现场督导检查工程质量,实行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质量达标和资金安全。(武当山特区 罗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