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的门票,价格分别为1元、2元、4元、5元5角、8元。
武当山第一版门票手绘图。
门票见证武当山30多年变迁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形容的是武当胜景。对于武当山的瑰丽和各种历史传说,相信每个十堰人多多少少都能娓娓道来。但是,伴随我们成长的这一座仙山,它悄悄发生变化,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察觉的。不同年代、不同类型、不同价格、不同设计的门票,在方寸之间,向我们展示着武当山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张门票票面呈现绿色,手绘出一组山势的线条,标注着“武当山”三个大字,这张门票的票价为7角。
1982年11月8日,武当山正式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来的竖式门票中,票面上分别印着武当山南岩宫、武当山景区大门画面,票价分别为1元、2元、4元。
再往后看,门票也变得越来越精致。武当山的秀丽风光被“搬”上了门票,并开始用铜版纸印刷,制作越来越精美,欣赏价值也越来越高,大多配以彩色摄影图片,看上去赏心悦目。倪传军说,门票从最初的印画变成了实物风景图,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历经几十年。5元、20元、80元……随着景区建设的投入和物价的上涨,门票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这些门票中,有一张是前些年使用的,封面是一幅武当山金顶雪景图片,印着“武当山灵”的标语,附有条形码的票面上打印着发票代码、票价等相关信息,票价为210元,包含140元进山门票和70元乘车费用。该门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仅仅是一张纸质票,且内含一张武当光盘,有很好的保存意义。
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使用的金顶参观券,大多数参观券的票面上都是手绘武当山的山势景象,显得十分古朴。
武当山第一版门票长啥样
现在,倪传军尤为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武当山发行的第一版门票。
他在收藏的过程中得知,武当山第一版门票发行时间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票价为一角钱。当时的设计者——武当山遇真宫村村民王明全自己也没有,他根据自己的回忆手工绘制了一张送给了倪传军。
王明全回忆说,他当时设计的门票为试行版,分为5分和1角两种面值。其中5分的为黑白油印,是他手工刻版后用油印机印出,图案为线描,模仿当时的电影票设计,图案是武当山的山水,后来在1角门票中定型为武当山全景图,主要是在五一和十一假期人多的时候卖票,平时不卖票,前后共卖了数千张。
这种门票只在金顶卖过,在南岩和紫霄宫没有卖过。后来被正式印刷的门票取代,就是倪传军收藏的那种1979年的门票,据他推断,设计黑白门票应该是在1978年的时候。
王明全参观了倪传军收藏的武当山各个时期门票,激动不已。“有这个心收藏这么齐全的武当门票真不简单啊!看了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真可惜当时没有把自己设计的门票留几张。”
关于武当的记忆,储存在泛黄的门票上,镌刻在仙山秀水里,其实也深藏在每个武当山人的心中。倪传军收藏这些门票,其实是因为对家乡的一种情怀。“收集门票并没有别的目的,而是为了记住历史。”就和他收藏别的藏品一样,对武当山的感情,是他最重要的收藏初衷。
武当山票价变化一览
1978年:据王明全回忆为5分和1角两种。
1979年—1989年:武当山门票分为各个景点的门票,有纸质的和塑料的,一般都没有票价。据在武当山工作的老人们回忆,票价一般在1角到1元之间。
1990年—1991年:1元和2元两种。
1992年:4元。
1993年:5元5角。
1994年:8元。
1995年:12元。
1998年:21元。
1999年:30元。
2000-2002年:30元。
2002年:40元、50元两种。
2003年之后,门票成为明信片样式,印刷精美,开始有成人票、半票等多种票面样式,价格从35元、70元、80元、110元到多媒体光盘门票的2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