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家住金沙坪村的王启华老人康复出院。他在武当山分院新农合(精准扶贫医疗服务接待处)核销窗口结算住院费用后,满意地拿着核销单给我们展示。
王启华老人,今年60岁,自2009年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阻肺”),几年来,每年都需多次住院治疗,每年的住院时间加起来几乎都在半年以上。在市里三级医院的费用较高,即使农合有一定的保障,也还是没能摆脱“因病致贫”的困境。七八年的时间里,王启华老人的家境每况日下,加上疾病的折磨,让老人整个家庭苦不堪言。今年脱贫攻坚医疗救助工作的持续推进,根据实际情况,王启华老人被列为了金沙坪村的医疗救助帮扶对象。半年的时间,这已是老人今年第七次住院,正好赶上了农合脱贫新政策,核销比例增加,同时武当山分院精准扶贫医疗服务窗口“一站式服务”,一并将其低保补助、大病救助补助、新农合大病补偿(连同今年前几次的住院补偿)以及武当山分院的精准扶贫就诊减负政策一次性为王启华老人补偿到位。整个过程老人仅在核销窗口等待了五六分钟,签了几个名字而已。据了解,老人此次住院费用6500余元,核销后返给老人8300余元(含之前几次的住院补偿)。成为了截至目前,受益最大的扶贫就医患者。拿着核销单据,老人觉得很满意。
当日出院的还有另一位扶贫对象。武当山柳树沟村的陈俊豪小朋友,今年一岁三个多月。7月8日在家中不慎被开水烫伤,颈部、左胸部大面积溃烂,让人心疼。小豪豪出生时就患有“兔唇”,并于2015年自费做了一次矫形手术。豪豪一家六口,爷爷奶奶二人中风,行动不便,母亲负责照顾两个孩子,家中仅依靠豪豪父亲一人打工维持家庭生活,家庭情况特别困难。今年也被柳树沟村列为了扶贫帮扶对象,对口单位是工商银行武当山支行。得知此消息后,工行组织职工为其捐款,同时武当山分院在按照所有的优惠政策给予最大核销。
自“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工作开始以来,卫生系统一直都走在了最前面。太和医院武当山分院结合自身实际和有利条件,今年年初就开展了“精准扶贫、医疗先行”一系列医疗惠民活动,让许多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也得到了特区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今年,十堰市卫计委出台的《十堰市2016年农村医保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给出了多项优惠政策,武当山分院在此基础上又再次给予了更大的优惠措施,可见太和医院武当山分院在精准扶贫道路上奋战的决心。两例扶贫对象的满意出院,昭示着精准扶贫工作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攻坚道路上有了的新突破。(太和医院武当山分院 刘骧 陈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