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武当”图 让武当山在纸上“动”起来
来源:武当山特区信息技术中心        发布日期:2014-11-12

初次游览武当山的游客如何快速直观了解武当山的文化?如何安排在武当山的游览行程?如何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除了找当地的导游,或者购买一张行程图,亦或是寻找一本书籍外,还有哪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呢?十堰知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刘一佳,用一幅“手绘武当”图,将武当文化用铅笔、橡皮、纸张绘图、水彩等表现形式呈现出来,让武当山历史文化精髓和风俗美景在纸上“动”起来。

刘一佳出生在内蒙古,生长在十堰,对十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大学毕业后做过餐饮业培训师,经营过咖啡厅,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刘一佳始终没有停下创业的脚步。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一佳和厦门棠璟文化传播公司的一位好友喝茶聊天,思维敏捷的刘一佳听朋友提起手绘图的事情,发现在国内很多知名景点都有手绘地图。经过前期调查,刘一佳发现在十堰的武当山景区却没有类似的产品,两人一拍即合,刘一佳决定和好友共同打造一幅“武当手绘图”。

2014年,刘一佳和朋友组建了十堰知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4年4月份,刘一佳的公司开始着手武当手绘图的创作。公司聘请了专业插画师等技术人才进行设计制作,刘一佳则负责前期的收集、设计协助、市场调研推广等工作。经过5个多月的积累和探索,一幅描绘细腻、制作精美的武当手绘图终于在今年9月新鲜出炉。前不久,刘一佳带着这幅手绘图在武当山特区向商铺店主推销,“商铺店主大多数对此比较感兴趣,也愿意合作。”说起该产品的反响,刘一佳告诉记者,“手绘武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直观形象,所以他信心满满,准备走遍武当山特区里的每一个商铺。

经过层层筛选,刘一佳决定武当手绘图采用耐磨耐折有质感的牛皮纸作为地图用纸,让黑白的线条在纸上相汇,形成横竖交错、张弛有度、峰谷并行、阡陌交通、重峦叠嶂的气势。“言、住、景、游”是这款手绘武当图的四大切入点,“言来是这样”,“住的那些事儿”、“一起耍太极”、“你知道吗”、“景·不可不至”、“无处不美景”、“你可以这么游哦”、“心路GPS”等主题是手绘图中的几大元素。“言来是这样”介绍的是十堰基本概况,“住的那些事儿”介绍的是武当山景区内的旅馆客栈,“一起耍太极”介绍了武当的太极拳,“你知道吗”介绍的是武当山历史文化,“景·不可不至”介绍了武当山若干个景点,“你可以这么游哦”和 “心路GPS”则分别介绍了游览武当山的行程以及火车汽车乘车路线。除几大元素的文字介绍外,“手绘武当”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武当山全景及我市一些特产等,金顶、南岩宫、逍遥谷、紫霄宫、太子坡、琼台、丹江口翘嘴鮊鱼、郧县三合汤等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有了这幅图,游客对武当文化应该会有初步的了解,在武当山游玩应该不存在问题。”刘一佳说。

在“手绘武当”的封面,记者看到一行小字,写着“武当山首份手绘图珍藏版”。刘一佳告诉记者:“牛皮纸经久耐磨,希望来到十堰的游客若干年后,拿出这份手绘图,依然能够通过图上清晰的线条想起武当山的美景。”在手绘图包装袋里,还随图赠送三张武当山手绘风景的明信片,包装袋的背面印着公司的承诺:每售出一份,将捐出0.5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刘一佳介绍,“手绘武当”的销售与湖北医药学院实行合作,部分销售款将用于资助该校的贫困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