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是十堰市第十三个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恰逢传统节日中秋节,双节相遇,更添佳话。
武当山玉虚宫,一大早前来观光的游客和休闲锻炼的当地群众发现山门上多了一条横幅:热烈庆祝第十三个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工作人员热情向大家宣讲:2004年3月18日,十堰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5日设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比全国世界文化遗产日整整早了两年。
武当文化广场,人来人往。博物馆门前竖立的20多幅高大的展板吸引了人们的目光,60多幅彩色图片栩栩如生,向人们展示着近年来武当山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
武当山景区,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发现磨针井、太子坡、紫霄宫、乌鸦岭、琼台中观的巨型LED屏,在播放武当山风光的同时,滚动播出一条条宣传标语:热烈庆祝第十三个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最美乡愁。吸引得游人驻足观看。
“文博人的风采”演讲选拔赛是这次活动的重头戏,由于节假日一线文物工作人员必须全员上岗,因此活动推迟到9月18日进行。这天上午,特区文物宗教局、文管所、武当博物馆和各一线文物景点共派出60多名干部职工齐聚武当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参加演讲活动。16名选手通过亲身感受和典型事例,为自己身处的岗位、身边的先进事例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代言和宣讲。情到深处,或慷慨激昂,或潸然泪下。有的同志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吾馆有女初长成、普查队员的苦乐年华;有的是歌颂爱岗敬业的先进事例:甘用画笔描春秋、一个基层文物干部的一天;有的是在讲述文物干部战天斗地保护文化遗产:欲与天公试比高;有的是讲述博物馆里发生的故事:以诚相待,以心相交、文化架起两岸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来守山无余语,云在青天水在湖”。每一段优美的诗句,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尽情展示着武当文博人的风采。通过选拔比赛,来自武当山文管所的秦丹丽和来自武当博物馆的刘实获得一等奖,龙晨琛、张天清、龚萍获得二等奖,巩红波、饶蕾、柳芳、姚俊芳、闵家会获得三等奖,他们将代表武当山特区组队参加十堰市“文博人的风采”演讲大赛。
双节同日,多年难遇,今年的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恰逢中秋佳节,更增添了节日氛围,丰富多彩的遗产日系列活动对于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武当山特区文物宗教局 周波)